随着国家攻防演练行动进入实战化深水区,攻击方技术手段持续升级,传统基于漏洞评分的”打补丁式防御”已难以应对复杂攻击链威胁。在2025攻防演练即将开启之际,360漏洞云基于对2023-2024年1372起真实攻防案例的深度分析,发布《2025攻防演练必修漏洞合集》,首次从攻击者视角拆解漏洞利用全链条,为政企机构提供动态防御策略,直指”攻防演练常态化”背景下的实战痛点。

01 突破传统框架,构建”三位一体”攻击链模型

传统的漏洞清单往往局限于漏洞描述和修复建议,忽视了漏洞在攻击链中的角色及其与其他攻击手段的联动作用。本报告通过对近千起真实攻防案例的深入分析,创新性地提出了“漏洞即战术”的动态分析模型。

这一模型打破了静态分析框架,将漏洞视为攻击者攻破防线的关键“跳板”,帮助防守方从整体攻击链角度审视漏洞利用路径,从而提前布局。这种从漏洞特性、攻击场景和利用手法的三维角度出发的分析方法,将漏洞治理转变为动态的全链条防御策略,提升了企业在面对复杂威胁时的应对能力。

02 匹配场景动态推演,从单点防御到链式拦截

报告深入剖析了攻击者如何在不同业务环境中(如金融、制造业等)筛选目标漏洞、定制武器化载荷(如内存马注入、凭证窃取)、串联利用链,以及关联ATT&CK战术阶段与检测盲区,层层推进,最终突破防线并进行横向渗透或数据窃取。

基于这些攻击链路径,报告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攻击剧本,帮助防守方从攻击者的视角重构防御策略。这一过程中,企业不再单纯依赖单点防御,而是通过识别漏洞及其攻击链的潜在弱点,从全链条角度建立起更为全面的防御体系。

03 精准制定防御策略,增强实战防御能力

报告还提供了具体且可落地的防御策略和应急处置方案。例如,对于“漏洞利用+内存马注入”的组合攻击,报告推荐了内存马行为特征的检测规则;而在云原生环境下,针对容器逃逸攻击链,报告建议优化运行时监控与Pod隔离策略。

这些策略的提出,旨在帮助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攻击行为,从而增强防御能力。

报告综合漏洞利用频率、攻击成功率、业务影响面三大维度,锁定六大需紧急处置的漏洞类型:命令注入、代码注入、访问控制不当、SQL注入、反序列化、文件上传限制不当漏洞。这些漏洞在实战中呈现两大共性:

武器化门槛低

攻击者已通过公开的工具和利用框架(如Metasploit、Cobalt Strike等)形成了标准化的攻击工具包,使得这些漏洞的利用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。这意味着,攻击者可以轻松借助现有的工具对企业进行攻击,而防守方常常因未能及时发现漏洞的潜在威胁而陷入被动。

链式杀伤力强

这些漏洞不仅能被单独利用,还能和其他漏洞结合,通过精心设计的攻击链完成从初始访问、权限提升到横向渗透等多阶段攻击。防守方如果未能及时修复这些漏洞,将面临连锁反应,攻击链中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安全事件。

摘要典型漏洞攻击链如下:

01 漏洞类型

命令注入漏洞

02 漏洞场景

命令注入漏洞是一种高危安全风险,攻击者通过篡改用户输入参数,将恶意指令注入应用程序的系统调用中,从而直接控制服务器操作系统;漏洞产生的核心条件包括:

1.未验证的用户输入:应用程序直接接收外部输入(如URL参数、表单字段)并拼接至系统命令中,未实施白名单校验或危险字符过滤(如;、&)。

2.危险函数调用:使用可执行系统命令的API(如PHP的exec()、Python的os.system()),且未采用参数化方式传递用户输入。例如,Java的Runtime.getRuntime().exec()若直接拼接字符串,易被注入命令分隔符。

3.权限配置不当:应用程序以高权限(如root)运行,导致注入的命令具备破坏性操作能力(如删除生产环境容器、窃取数据库)。

03 攻击手段

命令注入漏洞通过篡改用户输入参数将恶意指令嵌入系统命令执行,攻击手段多样且危害严重,常见攻击方法如下:

1.命令拼接与分隔符利用,攻击者通过注入命令分隔符(如;、&&、|)将恶意指令附加到合法命令中。

2.盲注与带外通信,当无回显时,攻击者通过时间延迟(如sleep 5)或带外通信(DNS/HTTP请求)确认漏洞。

3.环境变量劫持与编码绕过,劫持PATH变量,将恶意程序伪装成系统命令(如ls),触发时执行反弹Shell。此外,十六进制或Base64编码可绕过黑名单过滤。

攻击者还可借助工具实现自动化,如Burp Suite探测注入点、Commix直接注入恶意载荷或Metasploit框架利用特定漏洞执行命令。此类攻击可导致服务器权限沦陷(从低权用户提权至root)、敏感信息泄露(如数据库凭据、SSH密钥)、植入持久化后门(如写入定时任务或SSH授权密钥),甚至以内网主机为跳板进一步渗透企业核心资产(如横向移动攻击数据库、办公系统),最终造成业务停摆、数据窃取或勒索等严重后果。

04 重点关注漏洞

1.Palo Alto Networks Pan-Os 未授权 命令注入漏洞

漏洞编号
LDYVUL-2024-00520293

CVE-2024-3400

漏洞等级
严重

漏洞类型
命令注入

漏洞时间
2024-04-13 15:10:45

在野利用
存在

2.Apache Rocketmq 未授权 命令注入漏洞

漏洞编号
LDYVUL-2023-00222303

CVE-2023-33246

漏洞等级
严重

漏洞类型
命令注入

漏洞时间
2023-05-30 16:02:14

在野利用
存在

3.CybnerPanel filemanager/upload 未授权 命令注入漏洞

漏洞编号
LDYVUL-2024-00817029

CVE-2024-51568

漏洞等级
严重

漏洞类型
命令注入

漏洞时间
2024-11-01 11:17:04

4.CyberPanel upgrademysqlstatus 未授权 命令注入漏洞

漏洞编号
LDYVUL-2024-00815896

CVE-2024-51567

漏洞等级
严重

漏洞类型
命令注入

漏洞时间
2024-10-29 17:22:43

在野利用
存在

5.Cyberpanel 未授权 命令注入漏洞

漏洞编号
LDYVUL-2024-00816438

CVE-2024-51378

漏洞等级
严重

漏洞类型
命令注入

漏洞时间
2024-10-28 00:00:00

在野利用
存在

攻防演练的本质是攻击链与防御链的效率对抗。本报告通过还原漏洞从”暴露面”到”杀伤链”的完整转化路径,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漏洞在攻击链中的角色及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,提前识别潜在的攻击路径,建立以攻击链推演为核心的动态漏洞管理机制,从”被动堵漏”转向”主动断链”。

 

文章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anquanke.com/post/id/306153